男篮世界杯排位赛,国篮75-96耻辱不敌菲律宾,连参加奥运会资格赛都丢了,这会算是携手国足难兄难弟,足篮打水一场空。
何其讽刺,最强调集体主义的国度却集体运动项目在比烂,没了有灵魂的个体,集体也会迷失,底层逻辑的问题,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被提出和质疑。
被迫吃苦
看纪录片《我在子夜送外卖》,特别在看到女外卖员带着女儿送外卖和聋哑人艰难送外卖这2集,感觉这一辈中年人真苦。
这辈中年人大多从小在农村苦过来的,成家后背井离乡,继承父辈传统,特能吃苦也不怕吃苦。再想想前2年各种歌颂吃苦的主旋律,未免愤慨,我们可以因生活吃苦,但你不能不吃肉靡地宣传吃苦,谁不是被迫的,宣传吃苦是耻辱的。
做生意赔钱的马闯带着父母妻子全家人一起跑外卖还债,在镜头前问:如果我们长大不能给父母带来什么,那么我们长大的意义是什么?
我本身从事的体育行业,我经历过一个非常直接的事情,一个体育项目,从国外引进,民间赛事,都是爱好者参加,然后要举行必须要先在G协备案,然后由G协在社会招标,企业再花钱中标这个项目,然后再允许举行,否则不禁止举行。期间项目很多东西都要经过审批,我能理解一些审查。但是审查部分完全变味,全部靠钱,什么公平运动都扯淡,而且这些协会级别非常高,属于管理单位,所有的体育协会都这么搞,这是搞体育还是搞钱,未来体育应该会越来越差,姚明回来也没用,照样这个鬼德行,这个已经是产业链,上下游全靠这么生存。
吃苦不解决问题,老一辈人脑子被这么洗太久了,而且每个公司吃苦的人永远收入最低的,没有尊严的廉价劳动力。吃苦如果有正回馈,那就要有公平竞业,在主旋律公平竞业也不太现实,毕竟海油石油电网城投这些地方,只能靠母婴血液和性传播上岗,哈哈哈,
职业化不等于水平高啊。反正国家队打得再差也能在俱乐部挣大钱。国足国篮都一样。不带立场地看比赛就不会上火。
我之前碰到过一个女外卖员,抱着女儿爬楼梯给我送上来,挺让人感慨的
巨额财富相对于那点荣誉算个球。
纪录片也好,综艺节目也好,现在都是剧本写好的,要么就是哭穷,要么哭苦,让观众产生产生共情。
未来没有希望很可怕。感觉也不单是中国吧,全世界都在逐步进入一个混乱期,就跟三体世界一样。
在大球方面,早已不抱任何希望了。
【宣传吃苦是耻辱的宣传吃苦是耻辱的】赞同,吃苦当不了家,做不了主,更翻不了身。
除了乒乓球给人振奋,其他项目很少关注,因为每每出现都是负面的信息。
现在主流就是卷,就看谁先撑不住。然后就会被定义为不上进,或缺乏竞争力,赤裸裸的丛林法则。
卷的结果必然是淘汰者和残存者两类,这必然出现分化;但却同时要求共同幸福,是不是要对卷王进行三次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