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20250413

今年清明节自己回家祭祖,和我弟两人居然是家族里清明回来祭祖最年轻的壮丁,无尽唏嘘。

依稀记得童年的我们和堂哥堂姐堂弟们特别期待清明上山祭祖的日子,还会特意漫山遍野折野花插在坟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只能在记忆里怀旧。

清明假期最后一天是我农历生日,不隆重却格外特别,林太送了我一大束玫瑰花。

日子一天天流逝,也格外珍惜家人相处的时光,珍惜孩子萦绕身旁的日子。

About

一介书生,两袖清风,四大未空,五毒不全,聚光小眼三百度,无理文章四五载,犯小错而无大过,有小才却欠大志,借林语堂老先生四字结尾:一团矛盾!

23 COMMENTS
  1. 网友小宋 16 小时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路,当地有钱有势有人,人家才叫家族,并且默默地传承下去,那跟普通人一样,慢慢的就断了传承。

  2. Jeffer.Z 21 小时前

    有子孙去祭拜一下还挺不错,应该有不少直接就是断了,然后再也没人祭拜了。现在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等于是以后很多墓完全没人知道是哪里的人氏。这么一看沉海里果然还是我最喜欢的。

    • 拾风 18 小时前
      @Jeffer.Z 拜山时很多无人认领的坟,听老一辈说,很多新坟甚至是原来的老坟挖掉的,从古至今每隔4-5代人周而复始。
  3. 大致 23 小时前

    家庭原子化的必然后果。聚集在一起才叫宗族,散开了连邻居都不是。我们这边清明节野花都还没开呢。

    • 拾风 18 小时前
      @大致 原子化社会,甚至单身化,家庭都未必是最小单元。
  4. 2broear 1 天前

    物是人非

  5. obaby 1 天前

    充满爱意的玫瑰花

    • 拾风 18 小时前
      @obaby 善待你老公,哈哈
  6. 苏三州 2 天前

    打工人清明三天没法回

    • 拾风 2 天前
      @苏三州 今年清明节在放假第一天,影响很多上班族的出行,我们潮汕地区,都只在清明节当天这一天拜山。
  7. acevs 2 天前

    南方感觉比北方更明显,北方不少都是十字路口烧纸祭奠。
    可能还是经济能力不同的结果。

    • 拾风 2 天前
      @acevs 感觉北方宗族观念比南方要弱,福建和广东的宗族祠堂明显多得多。
  8. 夜未央 2 天前

    第一步扩建祖坟陵园,第二步建祠堂,第三步号召家族成员积极参与……
    感觉祭祖和家族两件事现在都越来越淡了,确实是挂念和生活方式变了,很难再回到过去。

    • 拾风 2 天前
      @夜未央 00后一代开始,大多跟着父母在城市上学,传统宗族观念就开始淡了,不可逆。 古文说的“富贵还乡”在新一代年轻人心里是不存在的,回老家叔伯们都不认识,老一辈也凋零。
  9. S̆̈ 2 天前

    00后都没这个习惯了。

    • 拾风 2 天前
      @S̆̈ 以后我们这一辈,骨灰都撒海里,清明就是促销费的节日~
      • S 2 天前
        @拾风 撒海里干嘛,都不来看我们,钱留给他们也是霍霍掉,还不如花五百万给自己买个豪华墓地雇个五十年管家。
        • 拾风 1 天前
          @S 哈哈,满满是资本主义奢靡的味道
  10. 西风 2 天前

    清明祭祖以前很隆重基本都要去 ,这两年很多亲戚在外基本不回,人越来越少

    • 拾风 2 天前
      @西风 当活着的人生活都难时,祖先们也只能先放一放
  11. 紫慕 3 天前

    清明,缅怀先人,珍惜当下。

    • 拾风 2 天前
      @紫慕 珍惜眼前人,总是比祭奠过去人更具现实意义。
LEAVE A REPLY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