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节自己回家祭祖,和我弟两人居然是家族里清明回来祭祖最年轻的壮丁,无尽唏嘘。
依稀记得童年的我们和堂哥堂姐堂弟们特别期待清明上山祭祖的日子,还会特意漫山遍野折野花插在坟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只能在记忆里怀旧。

清明假期最后一天是我农历生日,不隆重却格外特别,林太送了我一大束玫瑰花。
日子一天天流逝,也格外珍惜家人相处的时光,珍惜孩子萦绕身旁的日子。
今年清明节自己回家祭祖,和我弟两人居然是家族里清明回来祭祖最年轻的壮丁,无尽唏嘘。
依稀记得童年的我们和堂哥堂姐堂弟们特别期待清明上山祭祖的日子,还会特意漫山遍野折野花插在坟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只能在记忆里怀旧。
清明假期最后一天是我农历生日,不隆重却格外特别,林太送了我一大束玫瑰花。
日子一天天流逝,也格外珍惜家人相处的时光,珍惜孩子萦绕身旁的日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路,当地有钱有势有人,人家才叫家族,并且默默地传承下去,那跟普通人一样,慢慢的就断了传承。
有子孙去祭拜一下还挺不错,应该有不少直接就是断了,然后再也没人祭拜了。现在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等于是以后很多墓完全没人知道是哪里的人氏。这么一看沉海里果然还是我最喜欢的。
家庭原子化的必然后果。聚集在一起才叫宗族,散开了连邻居都不是。我们这边清明节野花都还没开呢。
物是人非
充满爱意的玫瑰花
打工人清明三天没法回
南方感觉比北方更明显,北方不少都是十字路口烧纸祭奠。
可能还是经济能力不同的结果。
第一步扩建祖坟陵园,第二步建祠堂,第三步号召家族成员积极参与……
感觉祭祖和家族两件事现在都越来越淡了,确实是挂念和生活方式变了,很难再回到过去。
00后都没这个习惯了。
清明祭祖以前很隆重基本都要去 ,这两年很多亲戚在外基本不回,人越来越少
清明,缅怀先人,珍惜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