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一直是毕业后工作生活的思想明灯,在实践中学习、实战中提升自己的认知;最近读冈田武彦的《王阳明大传》(尴尬,对王阳明研究最透彻的居然是日本学者),对“知行合一”有了更深体会,“知行合一”根基是“致良知”,很多人只将它作为做事求知的术,其实它亦是明辨自我的道。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凭良知尽本份,有初心方得始终,历练的心才有安放之所!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一直是毕业后工作生活的思想明灯,在实践中学习、实战中提升自己的认知;最近读冈田武彦的《王阳明大传》(尴尬,对王阳明研究最透彻的居然是日本学者),对“知行合一”有了更深体会,“知行合一”根基是“致良知”,很多人只将它作为做事求知的术,其实它亦是明辨自我的道。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凭良知尽本份,有初心方得始终,历练的心才有安放之所!
自我反思
最近一直在反思,要更加注意日常言行,别将工作中的一些沟通方式和方法论带到生活中跟身边的亲人朋友去过度分享,随着岁月虚长,从小一起长大的亲友、同学都走上各自的人生道路,各人被性格、选择、努力、气运等潜移默化地影响,也决定了彼此间的成就不同,渐渐身边有些人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会是刺痛别人尊严的一根刺。
一个人成熟,也许就是从不对身边的人讲大道理开始,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说多也无益;多鼓励、多支持,安静地倾诉,有限地分享自己的看法,也许才是一个合格的亲人或朋友。
也许是我太贪心,总想留下每一份年少的情谊,尽力而为!
万万没想到,这么快要写卡宴的告别篇,上周把卡宴换宝马X7了。
因为小希换了跟姐姐一样的安全座椅,后排放2个安全座椅后中间已经很挤,老婆一直念叨着坐后排中间很憋屈(上高速小希自己坐安全座椅不放心,需要大人坐在旁边看着),考虑过换埃尔法,但对开商务车很是抗拒的我,没半点执行的动力,哈哈!
本来这事就停留在茶余饭后的吐槽上,能拖一天拖一天过去了,直至上上周老婆发现楼上邻居换了一辆6座X7,特意拉我看了下,虽然对BMW一直不感冒,但总比开埃尔法强,加上看上去确实6座SUV空间也蛮大,小孩和大人坐起来都舒服不少,平时爸妈来时后排2个座椅也可以应急用,不用开两辆车,综合下来确实是替代卡宴的最佳选择(关键还是不想开商务车的求生欲很强)。
因为公司所处行业正经历转型优汰,时常也跟经营企业或做生意的朋友探讨交流,言谈间能感觉到这几年国内经济形势对各行各业的影响都很大,都面临行业变革,很痛苦。经常讨论到一个现象,发现用以前积累的方法做事情越来越没用,甚至出现越勤奋结果越差,还负作用的情况。有时开玩笑地说这是典型的“因勤致贫”。
当一个人的认知跟不上变化,无法及时升级认知,继续在旧有认知驱动下的勤奋会变得事倍功半,在错误的方向越努力越加速贫困。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后还坚持在家种田的父老乡亲,在加入全球化的浪潮下,每天更加努力地起早贪黑种更多的田地,越努力种田越亏钱,甚至连温饱都难解决。
因此跟朋友经常说,无法升级认知下的盲目勤奋还不如躺平。
今天跟公司一部门主管沟通管理问题,期间谈到预期管理,简单记录下自己的认知(可能有个人认知的狭隘,纯扯淡,勿喷):
首先是认知人性:
1、大部分人会放大自己的付出和所创造价值,忽视别人背后的隐性付出(潜意识认为自己付出更多,忽视别人背后看不到的努力或成本);
2、会高于实际创造价值做回报预期,回报高于预期才会受正向激励(干5分的活,预期拿6分,拿5分不开心,拿6分觉得应得,拿7分才开心);
这是人所天生俱来的欲望,现实中大部分人很难克制(只有小部分人是能理性量化,自我调节降低预期,也就是常说的知足常乐),因而很多人容易陷入不发奖金不开心、发了奖金更不开心的心结,总觉得吃亏委屈,团队会出现越激励积极性越下降的情况,直至麻木。
一、记录小县城的夜晚
平时不喜欢拍照,但隔窗望下,俯视家乡小县城的夜晚,忍不住拍了几张照片,不管在外经历何种风雨,回到家乡的小县城总能让我找回安宁。
老婆说每次回老家,都感觉像忘记了时间,没有催小孩写作业的鸡飞狗跳,也没有大城市催人快步的压迫感,时光不经意间在变慢。